第(3/3)页 要么,得是官府动用集体的力量,要么,就得是商人或贵族,动用资本的力量才可以做到。 所以,即便知道秋收之后的粮价最低——知道被自己便宜卖出去的粮食,自己还是要在来年加价买回来吃,百姓农户也依旧不得不这么做。 因为粮食可能会坏,但钱币却不会。 与其去冒‘一年劳作所得全部变质’,全家喝西北风——而且是和大半年西北风的风险,还不如吃点亏,把粮食卖给商人们换成钱,再一点一点买回来吃。 至于差价,就当是给粮商们的仓储费了。 而眼下,关中的粮价被刘荣一阵猛压,都压到了三十钱一石——甚至都还是不怎么卖得出去! 等到了秋收之后,粮食市场突然涌入一大批货源,粮价肯定要被进一步下压; 如果秋收之前,粮价就跌破三十钱每石,那秋收之后的粮价,怕是二十钱每石都够不上! 这个问题很严重。 因为老百姓以二十钱每石——甚至更低的价格卖出粮食,但其他的生活用品,价格却并不会因此而下降。 如布帛,尤其是底层百姓常用的麻,价格那是几百年来雷打不动:十一钱一尺; 其他的盐、醋等必要调味品,以及其他的工具,价格也都是相对稳定的。 生活成本不变,收入却因为粮价下跌而跟着少了一大截,相对而言,就等同于生活成本增高,生活压力、生存压力增大。 这,便是通俗意义上的:谷贱伤农。 对于刘荣此番平抑粮价所取得的成绩,天子启自然是相当满意。 但对于刘荣这过犹不及——平抑过度的粮价,天子启也不乏有些担忧。 对此,周仁并没能给出什么有效的信息,只含糊其辞的给出一句:太子应当是有考虑到这一点的。 闻言,天子启便也不再多想,将这件事暂时丢到了脑后。 ——在天子启看来,能把事儿办的这么漂亮,尤其还都是高瞻远瞩,着眼于未来的谋划,刘荣肯定不至于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没看出来。 至于刘荣究竟是怎么想的…… “打点行装,准备移驾长安吧。” 冷不丁一语,惹得周仁不由得为之一愣。 ——这就回长安了? 没必要吧? 就算是要和太子,问清楚关于‘谷贱伤农’的盘算,也没必要直接就回长安? 片刻之后,周仁面上顿露了然之色。 “陛下是觉得……” “——梁王啊~” “——朕弟梁王……” 周仁话音未落,便见天子启悠悠一声长叹,旋即便将双手往身后一撑,颇有些无奈的摆动着脚,在温泉池内溅起阵阵水花。 “母后,这是以为朕来甘泉宫,是为了洗清自己‘杀梁王’的嫌疑,才以抱恙作为托辞躲来了甘泉。” “既然是这样,朕便只得回长安,以证明自己行得正、坐得直。” “——再者,朕不在长安,太后那满腔怒火,说不定还要殃及池鱼,把那混小子也给牵扯进去。” “唉~” ··· “今年,也只能先这样了~” “等明年,看能不能抽出几个月的时间,再来甘泉歇养……” “也不知道明年……” “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年……” 神情稍显落寞的说着,天子启也终是从温泉池旁站起了身。 负手走回到摇椅前,再度躺了下来。 ——这一次,天子启没做皱眉思虑状,而是满带着疲惫闭上双眼; 再有气无力的一摆手,招呼道:“给太子带个信,就说朕不日折返。” “让太子带着百官,到城门外迎接圣驾。” 这一回,周仁没有再多问,而是默然拱手领命而去。 待温泉池内,只剩下天子启悠然晃着摇椅的身影,那双被轻轻闭起的疲惫双眸,也随即悄然睁开。 “就这几天的功夫,也不知道那混小子,能不能把手尾收拾干净。” “唉~” “——阿武啊~” “阿武……” ··· “朕来一趟甘泉宫,可不容易啊~” “就这么又回了长安…… “唉~~~~……” “阿武啊~” “阿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