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喝一杯么-《我必将加冕为王》
第(1/3)页
尽管对结果有着绝对的把握,但当阴沉着脸的哈罗德宣布全票通过的时候,安森还是忍不住暗自松了口气。
不要说没有反对者,就算支持议会重组的议员占到了绝对多数,安森都得做好打一场平叛战争的准备。
在他眼里,整个殖民地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不论受损多少,最终承担代价的那个人都是自己,因此伤害当然是越少越好。
获得胜利只是第一步,真正困难的是胜利之后究究竟该如何收场,而想要收场就需要双方都拿出足够的诚意,而这也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让步与妥协。
这方面最好的反例就是帝国和克洛维的战争;帝国为了撕毁协议发起突袭,企图一次性打垮克洛维的崛起进程;而克洛维准备来一场绝地反击,彻底“戳穿帝国就是个纸老虎”的真相。
结果帝国赔上了信誉,依然没能一口气打垮克洛维的防线;而克洛维则忽然发现眼前这个纸老虎恐怕有点儿厚,想“彻底戳穿”,恐怕得把自己搭进去同归于尽。
双方都拿不到自己最想要的,但都不肯让步或者作出妥协,于是就只能尬在那儿,将原本三个月就能结束的战争硬拖了一年。
一场老牌强者和年轻新秀之间精彩的霸权之战,最终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的干耗着不肯结束;变成了无限延长的加时赛,而且基本上都是回合制静坐的垃圾时间。
正因为有这个对比,议会没有坚持到底和自己鱼死网破,不需要把半个白鲸港炸上天,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全票通过了这份重组提案,急于表忠心的梅森·威兹勒又强迫议员们不准离席,继续投票确定整个改革各个步骤间的具体环节和措施。
最先被提出来的,就是如何确定议员身份和选拔标准。
在经过一番短暂的争吵后,这个标准被暂定为“除异教徒,土著,土著异教徒,移民土著混血和女人之外,任何拥有不少于一千金币财富或固定资产,在殖民地生活了十年以上的成年男性移民”,都拥有通过选举成为议员的资格。
基本上就是这帮议员们能够在彼此身上找到的“最大共同点”了。
选举模式为差额选举——只要五百人席位出现空缺,则其余所有议员都有资格推举新议员,最后由临时组成的“选举委员会”负责投票选举。
这一规则最大的作用,就是剥夺哈罗德此前控制议会最重要的手段——人事权,让选举和身份都公开化,再也无法私相授受的向议会内偷偷塞进他的亲信。
并且有了明确规则,原先倚靠哈罗德才进入议会的议员也能摆脱他的印记,毕竟日后再被剥夺或者推举谁成为议员都是整个议会的决定,和哈罗德没有关系了。
紧接着配合这个第二步,就是确定议会内几个职务。
这么做同样是在瓜分哈罗德的权力——为了痛打落水狗,乘胜追击的梅森·威兹勒首先通过了对“议长”这一职位的定义:议会对外谈判代表,负责组织、召开会议,维持议会秩序,以及每次议案投票时负责唱票。
基本上就是把哈罗德扒到只剩下“外交大臣”,“纪律委员”和“唱票员”三个权力,其余分毫不剩。
当然,他也没忘哈罗德之所以能当上议长,靠的是白鲸港城外众多农庄的支持;为了弥补他们在议会“失去影响力”这个损失,梅森把议会两大权力之一的财权分给了他们。
这样哪怕为了保住“征税”大权,这些农庄也必须坚定不移的抛弃哈罗德,站到“改革派”这边来。
而作为白鲸港商会的首领,以及“反叛哈罗德第一人”,梅森·威兹勒也毫不客气的任命自己为“议会首席理事长”,手握议会的行政大权。
同时守信者同盟也被确定为“冰龙峡湾唯一官方信仰组织”,任何新加入的移民都必须向同盟登记信息,否则将被视为不受殖民地法律保护的异教徒,对同盟的捐赠以及其名下任何固定资产都无需向议会缴税…算是对瑞珀主教和他麾下狂信徒们的投桃报李。
将蛋糕瓜分完毕后,梅森又陆续通过了“委员会成立法案”,“渔业资源开发法案”,“守备军团农庄开垦法案”,“殖民地道路建设法案”,“城市规划法案”……
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的议员们昏昏欲睡,强打着精神一个个将这些议案通过;刚开始还有人会提出几个异议或想法,但很快所有人就没这个心思了,只剩下不停地举手和鼓掌。
台上的哈罗德同样强打着精神,机械的宣布着一个个法案的通过。
梅森·威兹勒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用一大堆法案进行利益捆绑,将议会重组变成既定的事实,这样就算有人——比如哈罗德——想动任何手脚,或者谁——比如哈罗德——想要推翻,阻力将会大很多。
到这一刻,梅森已经彻底弄清安森在信中所说的“惊喜”,究竟是什么了。
他故意假装不戳穿自己暗杀他的事实,让所有人相信是哈罗德要同时杀死他们两个;这样为了撇清责任,自己就必须出卖哈罗德,而且要卖的彻底——因为这才能让所有人相信,自己才是被出卖的那个。
这样在其他人眼中,是自己被哈罗德出卖在先才会投靠安森·巴赫趁机报复,但实际上两人都清楚哈罗德跟这件事毫无关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