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背书这方面我还真没输过。 对了,既然我把四书五经都背了下来,那先前我跟您说的事能答应吗,放心,我肯定不会耽误学习的,我就是空闲时稍微指导指导。” 好歹相处两个月下来了,温孚又哪能不知道他娘极为看重他的成绩,因此自然是一边说一边保证。 用成绩和学习作为保证。 “呃……可以倒是可以。 不过得有条件,你等等。 让我想想啊!” 温胡氏见她儿子真的遵守约定将四书五经都背了下来,此时自然不愿意放弃第二次机会,当即就开始思索还有什么需要背或者学的。 也好当做再一次的交换条件。 温孚也没反驳,反正他的确有科举的想法,就算他娘不说,或者说不提条件,那他也是会去学的。 毕竟这可关乎他的未来。 就算不当官,那有个举人功名日子也能舒服一点,还能省点税。 过了好一会儿,温胡氏这才最终拿定主意“你说的我可以答应。 但是你得把四书五经的释义都背下来,必须得背全了,不能说背差或者背错了,一个月的时间可能有点短,但是两个月应该够了吧。” 温胡氏很清楚,只要能把四书五经外带四书五经的释义全都背下来,那童生绝对是妥妥的,就是秀才,只要运气不差,不考一些特别偏的内容,那也是稳稳当当的事。 虽然听起来好像很简单,按理讲只要努力就不应该有人考不上。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四书五经,买得起四书五经的也不一定有人给他们讲解释义。 这就体现出贫富差距了。 豪门世家,从开始学四书五经的时候,就有大儒给他们讲解内容释义,寒门和耕读之家,光凑齐四书五经都难,更别说了解释义了。 这种先天的资源不平衡,注定了寒门和耕读之家难以出人才,有些寒门子弟考不上秀才,或者说某些释义出错,都不知道自己错了。 因为没有大儒去教他们。 若是学院先生也不行的话,那有些经义解读得靠他们自己琢磨。 大多数最后出头的寒门子弟或者说耕读之家,那都是因为拜对了师傅,有师傅指导科举内容,这才能从其他寒门子弟当中脱颖而出。 想光靠自己自学成才。 那纯粹是在白日做梦。 从这些方面来讲的话。 温孚其实已经领先很多了。 因为他并不缺讲释义的老师。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