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为声名铺路-《大魏女史》


    第(2/3)页

    孔夫子欣然应“是”,所谓教化,就是将礼、将诗、将乐等文化宣扬于民,令偏僻之地的百姓也能得到教育,以正风俗。

    仆役们挖灶填柴,当炊烟升起,自会有乡民前来。

    “致同门。”郭蕴来找崔致,“正好,尚同门也在,我有件事跟你们说……”

    稍后,崔尚去找奚骄:“奚同门,有件事……”

    崔致找孔毨、崔远:“有桩事……对,现在就去。”

    袁翻看着一群少年人风风火火过来,笑呵呵道:“这是有重要事找你啊。”

    崔致、孔毨在前,训义学舍二十一名弟子齐向夫子、袁翻揖礼。

    由崔致表述来意:“夫子,我们有一愿望恳求。”

    孔文中:“说吧。”

    “我们想把夫子写的《郑风》篇笔记,以及我等给乡民讲诗的内容汇集,全交由袁官长带去洛阳,再由袁官长交托给不同儒生,在洛阳各乡野广为宣扬。”

    袁翻大赞:“妙啊,这是好事!”

    孔文中的笔记已经是白话解析,但终归不如诸弟子给乡民讲诗时,为了让百姓都能听懂,使用了更加多的日常用语,以及更贴近当地口音的土语。

    因此崔致才说把夫子笔记与弟子讲诗内容汇集。

    孔文中鼓励道:“你们既有这想法,就做好。”

    这主意便是尉窈采摘野花时,跟郭蕴提及的要紧事。

    作为重生者,尉窈知道洛阳急缺学馆和儒师,这种情况还会持续若干年,但是各郡望世族很快就会抓住契机,辅导他们后辈中的聪颖者熟读经传,只要通一经,便会在洛阳迅速声名鹊起,甚至入宫讲学。

    袁官长从洛阳来平城嘉奖礼仪教化,还与崔学馆的游历同行,可见在《诗经》传学方面,非常崇敬恩师。因此尉窈必须抓住这机会,只要训义学舍在洛阳逐渐扬名,她为二十一弟子之一,恩师的嫡传弟子之一,自然也会被人注意到。

    一心想窃取笔记的胡乌屋还在绞尽脑汁,浑然不知自己好容易想出来的积攒声誉之谋,已被尉窈以正大光明的方法献给了任城王势力。

    有三个乡民过来打探了,问清是夫子带学子出来游历讲学,且是望族清河崔氏学馆的师生,这三名乡民激动到浑身打颤,立即撒腿奔跑,去禀报各自的邻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