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八章 发现问题5-《九朝元老》

    第一一一八章发现问题5

    1.

    “十年动乱”时期在省城的那一场生死之战,成就了老王头在户山镇的威名。

    虽然老王头瘸了一条腿,但多少年过去了,老王头在户山镇街头依旧是一个没人敢招惹的人物,特别是跟老王头同时代的那些村里人,一直对老王头尊崇有加、推崇备至。一条瘸腿和两道伤疤成了老王头的金字招牌,那高大魁梧的身躯往户山镇街头一站,依旧可以让不少人望而却步,避之唯恐不及。尤其是那些村里的老人,经常拿老王头的威名来吓唬自家的孩子。如果家里的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只要老人们喊一声“老王头来了”,那些孩子就会乖乖地接受父母或爷奶的摆布。这种事听起来好像是笑话,但却是实实在在地在户山镇街头存在过的。就像街头的小混混薛加武和刘三,这些人从小都是在老王头威名的恐吓中长大的。因此,虽然日后薛加武和刘三成了户山镇街头没人敢惹的“小霸王”,但这两个人在老王头面前却不敢太放肆,其他的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混混在老王头面前就更不用提了。因此,自从老王头做了户山中学的看门人,户山中学这些年确实太平了很多,户山镇街头的小混混很少有人敢主动到户山中学寻衅滋事。这也正应了老百姓嘴里“人的名树的影”这句老话,户山中学的师生能有一个平稳安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里面也少不了门卫老王头的一份功劳。

    老王头虽然威名远播,但因为身体的残疾和脸上的那两道伤疤,再加上家徒四壁的穷苦日子,一直到三十多岁了也没能娶上一房媳妇。在老王头三十二岁那年,一直和老王头相依为命的老母亲去世后,老王头便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孤家寡人。

    一个人的日子确实很难,又是家里又是地里的,往往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更何况是老王头这种干不了重活的残疾人?下地干活回家要面对冷锅冷灶,换季的被褥没人浆洗,衣服破了没人缝补,时值壮年的老王头家里的日子确实过得清苦,让人看了不由心生怜悯。

    2.

    老王头窘迫的生活状况引起了他邻居一位少妇的关注和同情,两家仅一墙之隔,那位少妇看着老王头日子过得委实可怜,时不时地就会做一点可口的饭菜让孩子给老王头送过来,还经常帮老王头浆洗和缝补衣服,这让老王头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

    老王头邻居的那位少妇时年三十岁,比老王头小两岁,已经结婚七八年,婚后育有一女一子,闺女已经上小学了,儿子也已到入幼儿园的年龄,是一个和美的四口之家。不过,熟知内情的人都明白,这也是一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家庭,这个女人也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女人是从四川嫁过来的,是老王头邻居的男人在四川当兵的时候结识并相爱的,因此,女人在户山地区举目无亲,也把自己的男人当成了唯一的依靠。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王头邻居的男人前两年外出务工的时候不慎感染了肺结核。对穷困的老百姓来说,肺结核就是一个不死的癌症,要靠天天吃药来维持生命,贫穷和疾病给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男人得了肺结核干不得重活,地里的活计便全部压在了女人的肩头。真要说起来,这女人也算得上是一个坚强的女人,硬是咬紧牙关挑起了这个四口之家的生计。

    那个时候,户山地区的土地承包和“大包干”工作刚刚开始推行不久,原先的“社员互助组”成员们看到女人家里的这个情况,纷纷要求女人一家退组。想想也是,“社员互助组”虽然是打着“互助”的幌子,但互助组成员之间的付出基本上是均等的,有一个成员偷懒或者少付出,其他人就得多出一份力,谁也不会把力气浪费在跟自己毫无干系的人身上。就这样,在户山镇举目无亲的这个女人咬咬牙主动退出了“社员互助组”,靠她一个人的力量用肩扛手推等近乎原始的方式耕种着那几亩山岭薄地,那份艰辛可想而知。

    女人的辛苦老王头看在眼里,出于投桃报李的想法,老王头便经常出面帮助女人做些地里的活计。老王头虽然是瘸腿,但身上却有把子力气,地里那些简单的耕种收割这类的活计老王头还能应付得过去。有了老王头的相助,女人轻省了不少,家里的日子过得也慢慢好了起来。

    就这样渐渐成了习惯,老王头每天一早和女人一起下地,傍晚一起收工回家,女人的男人在家里照料着孩子、喂养着两家的鸡鸭。收工回到家之后,女人在厨房里忙活着做饭,老王头就和那家的男人在院子里喝茶说闲话,两个孩子围着他们跑来跳去的玩耍,这情景看起来就像是温馨快乐的一家人。